“退出宅基地,進城買房去”?不不不,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人想要的是房子,而不是拿錢去買房子。
為啥要房不要錢呢?錢不是更靈活一些嗎?大家似乎還是認準房子,原因有以下幾點:
1、退出宅基地補償?shù)腻X能夠在城里買套房子的可能性比較小。宅基地退出很難按照平米給你算錢的,即使按照平米單價也不會太高,也就是退出的錢夠在當?shù)爻鞘匈I房付個首付?想夠直接買個商品房,估計不現(xiàn)實。
2、如果給的是安置房,面積方面應該比較靈活,一般也不可能1:1的兌換,所以即使宅基地本身小點,也能換到一個較大面積的房子。
3、退出宅基地一般都是成片的,如果得了安置房,那么通常都是以前的熟人,住著也方便。老人怕上樓,因為沒伴沒交流后,就容易把自己憋壞了,但如果住的都是以前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啥的,就會好很多,即使是樓房也阻止不了交流!
4、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對進城買房有種“莫名的”恐懼。因為城市的消費水平遠遠高出農(nóng)村,所以大家很擔心在城市能不能安穩(wěn)的生活,導致本身對進城這件事就比較抵觸。說句實在的話,在農(nóng)村你想把自己的宅基地打造的跟別墅似的也花不了太多錢,住的氣派又舒服,在城市里,一般人裝修不起太好的……
以上幾點簡單的概括了大家為啥選擇分房而不是選擇拿錢進城買房,但是要房子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如果補償?shù)氖前仓梅?,那么通常都很難交易;進城買房之后,比較容易解決孩子上學問題;城市里的商品房畢竟保值,比較容易交易;城里雖然花費什么的大,但是醫(yī)療設施什么的畢竟好,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要是有這種情況,還是能相對及時處理的。
當然,也有人覺得,宅基地有償退出,應該多拿點錢,最好是能既得房子又得錢,這倒是很理想,既有了房子住,又有了一部分資金可以生活,這種情況如果位置比較好的地區(qū)還是有可能的,有的就是分了房子和錢,或者多套房子,租出去多余的房子或者等一段時間然后轉手賣掉也能換點錢來花,本身位置不好的,也白搭。
不過,這樣的地區(qū)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估計也只能二選一,要錢還是要房,純粹看你缺什么……要是已經(jīng)在城里買房,拿錢也不是不行,要是沒房,優(yōu)先住宿也是沒毛病,看以后在哪發(fā)展了,別弄出來一堆“空心房”就好……要是兩者都缺……那就選最緊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