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適合種植的水果樹
1、葡萄,一種漿果,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廣的一種水果之一,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栽培這種果樹,其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色澤隨品種而異。幾乎占全世界水果產(chǎn)量的四分之一;其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葡萄因顏色鮮艷、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被人們稱為“水晶明珠”。
2、紅樹莓,多年生落葉灌木,當年生枝條綠色,基部有少量軟刺。葉背銀白色,嫩葉紫紅色。漿果圓球形,深紅色,芳香味濃,品質(zhì)優(yōu)良,含可溶性固形物7.5%~9%。6月下旬至7月上旬開始成熟。植株萌蘗力強,抗旱力強,豐產(chǎn),單株叢可結(jié)果3公斤,每畝產(chǎn)750~1500公斤。 紅樹莓除適應在-40℃高寒下全裸越冬外,其抗旱耐瘠薄能力已超越了常規(guī)樹莓品種。
4、蘋果,是最常見的水果之一。蘋果樹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其果實球形,味甜,口感爽脆,且富含豐富的營養(yǎng),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蘋果通常為紅色,不過也有黃色和綠色。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chǎn)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yǎng)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據(jù)說每天一蘋果,醫(yī)生遠離你。中國是蘋果生產(chǎn)大國,其產(chǎn)量占蘋果總產(chǎn)量的65%。主要品種:甘肅天水花牛蘋果、陜西洛川富士、乾縣紅富士、山東紅星、山西萬榮等。
5、藍莓,意為藍色的漿果之意。一種是低灌木,矮腳野生,顆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種是人工培育藍莓,能成長至 240公分 高,果實較大,水分較多,花青素含量相對偏低。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具有防止腦神經(jīng)老化、保護視力、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營養(yǎng)成分高。其中,由于藍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視網(wǎng)膜功效,可以強化視力,防止眼球疲勞而備受注目。也是世界糧農(nóng)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6、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葉藤本。藤可長達15米以上,樹皮暗褐色或紅褐色,藤匍匐或援于其它樹木上。生長于海拔200米至1,200米的地區(qū),山葡萄及其雜種可在土溫5-7℃時開始萌芽.隨著氣溫增高,萌發(fā)出的新梢便加速生長,最適于新梢生長和花芽分經(jīng)的溫度是25-38℃。
中國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等地,生長于海拔200米至1,200米的地區(qū),多生在山坡、溝谷林中及灌叢中。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人工馴化栽培研究并取得成功,開始在東北三省及內(nèi)蒙古地區(qū)大量栽培。河北平泉縣胡杖子村都有山葡萄。
二、吉林適合種植的經(jīng)濟作物
1、水稻原產(chǎn)中國,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yè)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chǎn)區(qū)主要是東北地區(qū)、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于直接經(jīng)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
2、葵花,向日葵,是一種可高達3米的大型年生菊科向日葵屬植物。其盤型花序可寬達30厘米。因花序隨太陽轉(zhuǎn)動而得名。向日葵的莖可以長達3米,花頭可達到30厘米。向日葵的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向日葵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約自明朝傳入中國。中國向日葵主產(chǎn)區(qū)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qū),如內(nèi)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山西等省、自治區(qū)。
3、大豆通稱黃豆。原產(chǎn)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chǎn)區(qū),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zhì)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zhì)。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飼料。
4、馬鈴薯,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并成為世界五大作物。馬鈴薯主要生產(chǎn)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chǎn)最多的國家。
2015年,中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 、玉米外的又一主糧。
5、綠豆,屬于豆科。別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原產(chǎn)地在印度、緬甸地區(qū)。中國、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其實綠豆還有一種的顏色,黃色的,這種品質(zhì)很稀少,目前只在江西鄱陽看到,外表黃色,豆皮比綠色更薄,營養(yǎng)更佳!
綠豆的藥理作用為降血脂、降膽固醇、抗過敏、抗菌、抗腫瘤、增強食欲、保肝護腎。
綠豆粉有顯著降脂作用,綠豆中含有一種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動物體內(nèi)膽固醇在肝臟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分泌和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