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樹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灌木,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香料樹種。因適應性強,分布廣、收益大,深受群眾歡迎,但花椒樹喜水而不耐澇,怕暴風,故育苗地不宜在山頂、風口、高山陰寒的地區(qū)栽植。
1、育苗:
①采種:花椒樹品種較多,采種時應選10年齡以上生長健壯、結(jié)果早、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良的植株作為采種母樹,采收的種子要晾干、不能暴曬,以防高溫損害、失去發(fā)芽力。
②種子處理:種子陰干后,用風選機除去秕粒??捎脡A水或洗衣粉水(5kg種子加堿或洗衣粉50克)浸泡兩天,用手搓洗去脂,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③苗圃地整理:苗圃地最好選在有排灌條件的黃壤土或沙壤土地,先進行耕翻,結(jié)合耕翻畝施入積肥3000kg左右或磷酸氫氨50kg,然后耙平作埂或作畦。
④播種時間和方法;一般在冬春季節(jié)、立春前進行,播種方法可用畦播或半高床;播種量精選種子每畝20kg,未精選的種子每畝40kg左右。
⑤苗圃地管理:播種后,要保持苗床濕潤,當苗出土長至4cm—5cm時,可進行間苗,苗株距以10cm—12cm為宜。椒苗幼小時,要采用人工或化學除草,不能采用鋤頭鋤,以免傷苗動根。6—7月份可追施尿素3-4次,每次間隔15天左右,每次每畝5-7.5kg,或腐熟人糞尿300kg左右為宜。當苗長到60cm以上時即可出圃造林。
2、整地造林:不同類型造林地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一般采用大坑造林,坡地較陡時采用水平溝造林,坑的規(guī)格應大于30×30×30cm,坑內(nèi)應放農(nóng)家肥和鈣鎂磷肥等作底肥。
造林規(guī)格:株行距3×4m,每畝56株。
造林時間:一般在冬春季節(jié)、立春前進行。冬春太干旱的地區(qū),也可在雨季進行,但應在立秋前完成,栽植時減去部分葉片,減少蒸發(fā),以利提高成活率。
3、生產(chǎn)管理:
①栽植后,當年要松土除草2-3次,每年秋季開始,在花椒樹冠內(nèi)淺挖、樹冠外深挖并施肥,不要傷根,在施肥時應側(cè)重于磷鉀肥,以維持旺盛的長勢。
②培土蓄水保墑:中耕除草時,要注意給花椒樹根部培土,把根頸部土堆高,即可保溫防凍,又可防止根部積水過多。
③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可使花椒樹形成合理的樹體骨架,也可及時除去病蟲枝,使之充分利用光能、空氣,促進根系生長,利于提早結(jié)果,提高產(chǎn)果量。
修剪時間:幼樹旺樹秋季修剪好,老樹弱樹春季夏季好。每年采收后隨即修剪,為最佳時間。
修剪方法:修剪分疏剪和短截兩種,疏剪可促進開花結(jié)果,短截有利抽生強壯新梢。疏剪從枝條莖部剪去,主要剪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纖弱枝、干枯枝和病弱枝;短截主要是截去枝條的一部分,剪去旺盛營養(yǎng)枝、徒長枝、衰老枝和不需要的側(cè)枝。
整形:理想的樹形主干要低或無主干,各骨干枝分布均勻。主要有“開心形”和“多枝叢狀形”兩種樹形。
4、采收保管儲藏:
①采摘。目前采摘方法仍用手工摘果,不能帶葉折枝。
②晾曬。除作種用的不能暴曬,一般好天氣,一至二天即可曬干。晾曬過程中把雜質(zhì)除去。
③貯藏。將曬干的花椒(不要把種子分開)裝進缸或塑料袋內(nèi),封好,可長期保存。
5、開發(fā)利用:
①經(jīng)濟價值花椒產(chǎn)品用途很廣。既是人們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又是制造油漆、肥皂的原料,提煉的香精可作高檔化妝品、食品的加香劑等。
②綠化美化花椒樹抗干旱,耐瘠薄,適應性很強。即可在山上造林保持水土,又可在庭院種植美化環(huán)境,自食其果。由于自身帶刺,還可在田邊、地埂、果園四周栽植,發(fā)展地埂經(jīng)濟和培養(yǎng)綠色圍欄。
③加工利用為了擴大效益,拓寬農(nóng)村致富門路,必須辦好花椒產(chǎn)品的加工生產(chǎn)。目前已開發(fā)的產(chǎn)品主要是花椒粉、麻辣粉、花椒油、麻辣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