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是一種健康又好吃的水果,種植藍莓的人也越來越多,那么藍莓栽培技術到底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地
選擇肥沃疏松、排水性較好的土地建園,并對土地進行深耕改良土壤。
果園應選在無大氣、水質(zhì)污染,交通便利、水源和電力方便的區(qū)域。
深耕具體操作為:
栽植前一年秋季將全園先進行土地深翻40-60cm以上,挖好排水溝,緩坡整成平緩坡度,撒施硫磺粉后,具體用量需根據(jù)測定的土壤pH狀況確定用量,為保證均勻可分兩次撒施旋耕。
園區(qū)旋耕深翻,再次旋耕前每畝物料投入量為:草炭5方左右,有機肥3噸左右,鋸末或直徑3-5cm大小的樹皮覆蓋厚度5-10cm,每畝30-50方。
為避免鋸末造成的缺氮,還需要隨鋸末同時加入15kg/畝尿素,或其他種類氮肥。保證各種物料與園土混合均勻,起壟后改良的土壤基本都回到壟上。
二、選種與種植
選擇適宜當?shù)貧夂虻钠贩N種植,春、秋、冬季均可種植。
選擇株高30cm以上,主莖基部直徑5mm以上的1-2年生苗,提倡使用容器苗。要求植株健壯,根系發(fā)達,無明顯傷害。
同一地塊至少種植同一類型、花期較為一致的2個以上品種,以利相互授粉,品種配置比例一般為1:1或1:2或1:3。
栽植時做到根系舒展、苗正,邊覆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要覆土壓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栽植深度略高于苗木在苗圃或容器時原土痕2-3cm。
三、田間管理
種植完畢后進行合理田間管理,澆水、溫度、追肥等都要適量。
1、澆水
灌水必須在植株出現(xiàn)萎蔫以前進行。灌水頻率的確定應視土壤類型而定。沙土持水力弱,容易干旱,需經(jīng)常檢查并灌水;有機質(zhì)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強,灌水可適當減少,但在這類土壤上,黑色的腐殖土有時看起來似乎是濕潤的,但實際上已經(jīng)干旱,易引起判斷失誤,需要特別注意。
2、溫度
絕對最低溫度≥-15℃,1-2月份平均溫度≤7.2℃達500小時以上。
3、追肥
追肥時期在葉芽萌芽期和花前、花后,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建議配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300倍液;采果后可以少量施點磷、鉀肥,避免多施氮肥引起嫩枝徒長,促進根系生長,枝條健壯。
四、病蟲害
藍莓生長期間還要進行病蟲害防治。
藍莓病蟲害少,常見有白粉病、霜霉病等;蟲害有蚜蟲、螨類、果蠅、天牛、金龜子等。
要注意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保護利用各類天敵,保持藍莓園內(nèi)生態(tài)平衡,優(yōu)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要時采用化學防治,但使用低毒、安全或生物源農(nóng)藥,并注意安全隔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