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民在長期的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發(fā)展和產生了許多有關農業(yè)的諺語。馬上就要迎來第14個節(jié)氣——處暑,關于處暑有句諺語“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什么?處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一、“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這句諺語是什么意思?
“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意思是到了處暑節(jié)氣,谷物還沒有抽穗,那么以后就再也不會出穗了,只能割掉喂老牛了。這說明稻農作物到了該長的時候不長,或是長得太慢,就沒有了在收成的希望。
二、處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1、鴨子
人們認為農歷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yǎng)。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如老北京人會去買處暑百合鴨;南方一些地區(qū)則吃水鴨,而江蘇地區(qū)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說法,家里做好鴨子菜,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意為各家平安順遂,無病無災。
鴨肉有滋潤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干燥。鴨肉性涼,在尚有暑熱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氣,避免上火。
2、涼茶
處暑時兩廣地區(qū)有煲藥茶的習俗,因為當地處暑過后仍悶熱,煲涼茶可解暑熱。
3、白丸子
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一般是老福州地區(qū)處暑吃的一種傳統(tǒng)食物。
三、處暑有哪些民間習俗?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后來發(fā)展為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
2、開漁節(jié)
每年處暑期間,浙江沿海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jié),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3、出游迎秋
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jié)。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白天氣溫雖然仍會很高,但早晚溫度低,溫差較大,需要注意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