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舊宅基地改造流轉(zhuǎn)模式有哪幾種?土流網(wǎng)介紹,當前常用“城中村”舊宅基地改造流轉(zhuǎn)模式主要有兩種:
一、通過繼承或買賣房屋的方式
一是按照地隨房走的原則,當村民死亡之后,其合法繼承人繼承其房屋時,也同時獲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權,對此,在問卷調(diào)查中顯示,有91%的村民認為“本村宅基地能夠被繼承”,持否定觀點的村民僅有3%;
二是通過購置房屋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這種情況可分為合法與不合法型。所謂合法型,就是本村居民因子女結婚后選擇與父母分戶,自律作為“戶”成員,通過村集體組織許可,購買本村閑置住房并同時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所謂不合法型,是指非本村村民或者已經(jīng)擁有一份宅基地。三是通過隱性市場或者熟人介紹購買農(nóng)民閑置房屋并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①。
二、通過宅基地置換的方式
宅基地置換有幾種:
一是因拆院并院或者拆房建房而置換新的宅基地。
二是因舊村莊改造而置換小產(chǎn)權房,這兩種情況均是在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nèi)部的宅基地轉(zhuǎn)讓,是一種退舊宅換新宅行為,僅僅是退出舊宅基地使用權,獲得新宅基地的使用權②。
三是因政府征收宅基地,對原住村民進行異地安置,在安置過程中,農(nóng)戶的宅基地被征收后,政府給出一定的房屋拆遷補償和宅基地征收補償,并在政府主導下,順利置換商品房和社保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