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了解,目前農(nóng)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都是在國家層面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地方補償方案,然后按照補償方案開展具體的補償工作。那么2017年農(nóng)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該如何補償?
從國家層面的補償政策來講,主要依據(jù)于《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guī)定,分為宅基地補償和房屋補償。前者歸村集體,后者歸農(nóng)戶。(注意,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正草案》已經(jīng)通過,預計不久后將實施,到時候國家層面的補償政策又將有變動,你可實時關注。)
但是地方政策上,每一次的拆遷項目不同,補償方案也會有所不一樣,只能說綜合了解下給自己一個參考看是否合理。
一般來講,房屋結構不同,獲得的拆遷補償也不大一樣。
綜合來看,如果是草房,平均補償標準為1900元/平方米;磚瓦房補償2400元/平方米;搗制或預制磚混結構房屋補償2800元/平方米;如果是二層以上的樓房,補償2400元/平方米。地上地下附著物一般是等價補償,另外如果選擇異地安置的,還會補助異地安置補助費,一般是2萬元/戶左右,各地水平不一樣,標準會有上下浮動。
農(nóng)民朋友們還需注意的一點是,現(xiàn)在國家對于農(nóng)村宅基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各地也陸續(xù)在實施宅基地確權政策,今后沒有確權的宅基地及房屋如果遭遇拆遷,其拆遷權益一般是得不到保障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時了解村里面的宅基地確權動態(tài),及時確權,今后國家對于宅基地的使用將逐漸放開,宅基地增值空間很大,比如宅基地有償退出,宅基地入市交易等都是要用到確權后發(fā)放的“不動產(chǎn)權證”的,大家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