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可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現在頻頻發(fā)生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不得不擔憂啊,那么什么是安全的食用農產品?如何安全消費食用?不使用任何農藥的是無公害的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安全的食用農產品?
1.安全的食用農產品,是指食用農產品中不應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因素,不應導致消費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產生危及消費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隱患。2.食用農產品來源于植物和動物,受各種污染的機會很多,其污染的方式、來源及途徑是多方面的,在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烹飪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均可能出現污染,因此食用農產品安全不僅僅局限于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化學物質殘留及物理危害,還包括如營養(yǎng)、食品質量、標簽及安全教育等問題。
3.目前食用農產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大致包括獸藥或農藥殘留超標、動物疫病、環(huán)節(jié)因素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及人為的摻雜使假等幾方面。
農產品(指導食用的農產品)主要有兩大類,就是種植業(yè)產品和畜牧業(yè)產品,所以引發(fā)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有:
1.引發(fā)種植業(yè)產品(包括蔬菜、水果、大米、豆等植物產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土壤、水和空氣等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受到工業(yè)“三廢”、生活廢棄物、汽車尾氣、城鎮(zhèn)建設等污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在農業(yè)生產過程中,因農藥使用不規(guī)范,如安全間隔時間不夠,肥料使用過量,違規(guī)使用熒光物質等行為引起的。
2.引發(fā)畜牧業(yè)產品(包括鍺、牛、羊、禽、蛋、奶等動物產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濫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非法添加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三聚氰胺、蘇丹紅等違禁物質,獸藥休藥時間不夠,以及違法銷售病死和染疫動物等引起的。
二、如何安全消費食用農產品?
1.購買:我國近年來大力推行了市場準入制度,要求只有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的農產品方能上市出售。大型批發(fā)市場、超市及大型農貿市場出售的農產品,受到嚴格檢測及監(jiān)督管理,一般也建立了速測點,因此,在以上地點購買的農產品,在質量安全上會更有保證。消費者應盡量避免到小攤販去購買,因為小攤販流動性大,很難定點監(jiān)管,且生產規(guī)范性差,相當大部分攤販所出售的農產品來自自家生產及收購散戶所生產的,這對執(zhí)法以及消費者理賠均構成困難。若消費者條件不允許,附近沒有大型超市及農貿市場,也應到相對定點的市場去購買,以方便農產品溯源,盡量避免購買流動攤販所出售的食用農產品。
2.識別: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主要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種基本類型。消費者在購買食用農產品時,要認清產品標簽上的相關的標識,同時了解一些常用的食用農產品質量鑒別方法。
3.科學貯藏和食用:了解食用農產品的一般特性,才能做到科學貯藏和食用。比如:楊梅買回家為什么要先用鹽水泡?土豆發(fā)芽如何處理才不中毒?如何把蔬菜瓜果上的農藥殘留成分降到最低?如何科學食用蜂產品?生熟食制做時為什么要分開?用了蘇丹紅的紅心鴨蛋到底有多大危害?
三、不使用任何農藥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就是無公害農產品嗎?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huán)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都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的農產品,不是指不使用農藥,而是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在保證產量的同時,確保產地環(huán)境安全和產品安全。所以,不使用任何農藥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也不一定是無公害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