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在北方的種植非常普遍,產(chǎn)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qū),在我國蔬菜生產(chǎn)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大蔥種子怎么種?種子價格及種植方法是什么?
一、大蔥的種子價格是多少?
大蔥種子的價格因品種不同差異非常大,如山本金剛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鐵桿大蔥種子240元左右一盒,不分葉日本進(jìn)口大蔥320元左右一盒。大蔥種子育苗采用當(dāng)年新籽,每畝播種量3~4公斤,可供栽植6~8畝地。如果用儲藏一年的陳種子宜加大用種量一倍以上,陳兩年以上的種子不能再用。
二、大蔥的種植方法:種子怎么種?
1、施肥整地
選3年沒種過蔥蒜類地塊,土壤疏松,肥力好,中性微堿性地塊,每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5000kg,過磷酸鈣50一75kg,尿素40kg。深翻耙平,做畦寬l—3m,長7—10m的平畦。
2、播種及管理
(1)播種時間:主要是秋播和春播
秋播:蔥苗在露地越冬,如果苗齡過大,就會感受低溫影響,使來年早春抽苔;如過晚,苗子不到三片葉,越冬時易凍死。要掌握在越冬前具有2—3片真葉,株高lOcm,即不凍死,也不抽苔。
春播:描期應(yīng)在驚蟄——清明中間。春播苗在出苗后進(jìn)入旺盛生長期,不易抽苔。
大蔥種皮厚,種胚小,發(fā)芽慢,出土后幼苗細(xì)弱,根系不發(fā)達(dá),生長慢,苗期長,為便于管理,采用育苗移栽。秋播比春播畦大些,育苗田每畝用量1.5—2kg,栽4--5畝地,一般一斤種子育1.5—2分地,栽0.8—1畝地。
秋播采用干籽。播前將種子進(jìn)行浸種消毒能提高發(fā)芽率和出苗,幼苗生長整齊,預(yù)防病害。
春播時因土壤干旱,為提早出苗,可采用濕播,用浸種催芽的辦法,先將種子用溫水搓洗,除去秕子,浸泡12—24小時,置于15--20℃處催芽2--3天后,待大部分種子露白時播種。
(2)澆水追肥
因大蔥種子小.頂土能力弱,只有保持地面濕潤才能保持正常出苗。
如是秋苗,把握四點(diǎn):一是播后澆水的,出苗期間需再澆一水,保持地面濕潤,如是先澆水播種的,出苗期間不再澆水。二是到大地封凍前再澆一次封凍水。三是如遇溫度過低,需要地面覆蓋土雜糞或秸桿進(jìn)行防寒保溫。四是溫度回升到13℃時,澆返青水,同時追返青肥,以后控水,中耕,蹲苗10---15天,等到旺盛生長期,要進(jìn)行2--3次追肥澆水。
如是春播苗,出苗期間注意保墑;3葉期間控制澆水,蹲苗,3葉期后再追肥澆水,促進(jìn)秧苗迅速生長。
3、定植及管理
起苗前2—3天,澆水一次,使土壤保持不干不濕,起苗時不困難,又不沾土。將苗子分級定植,大小分開栽。栽苗時,深度以不埋心葉,在地面上7--10cm為宜,因蔥秧大小不一,應(yīng)保持下齊即可。高產(chǎn)田每畝栽1.3—1.6萬株。原則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肥多宜稀,肥少宜密。為了培土方便。目前采用放大行距,縮小株距的方法。行距65—80cm,株距5—8cm。
蔥秧定植后,老根很快腐爛,4—5天后萌出新根,新根長出,新葉開始生長。
從立秋開始,每個節(jié)氣—次,到秋分共4次追肥、培土、澆水,一體化作業(yè)過程。
立秋時,在壟背撒施農(nóng)家肥2000kg,同時施入尿素l0一15kg,隨之除松壟臺,將肥料鋤入溝內(nèi),接著澆水。
處暑時,再追氮肥(尿素)10—15kg,配合鉀肥,硫酸鉀10kg或施入復(fù)合肥20kg,將肥料施入行間,中耕后培土,然后順溝澆水。
白露和秋分時,各再次追肥、培土、澆水,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