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又名荻筍、露筍,是種含硒量較高的綠葉蔬菜,集綠色有機與天然野生為一體,被稱為蔬菜之王。因易種植、經(jīng)濟價值高而具有較高的種植前景,那蘆筍種植方法有哪些?
一、蘆筍介紹:
1、蘆筍是什么?
蘆筍是天門冬科植物石刁柏的幼苗,未出土時白色稱為白筍,出土后呈綠色的稱為綠筍。一般經(jīng)光照后就會變成綠蘆筍。
2、蘆筍產自哪些地區(qū)?
蘆筍產地較多,在國內國外均有分布,其中國外主要分布在德國、美國、法國、日本、西班牙、秘魯。國內主要分布于江蘇徐州、山東菏澤,陜西、河南、四川、天津等地,其中山東是蘆筍生產的主要基地。
二、蘆筍種植方法有哪些?
1、播種:
(1)播種時間:春季3~4月,秋季8~9月。
(2)種子處理:蘆筍種皮厚且不易吸水,所以播種前,要對其進行催芽處理。一般先將種子清洗消毒,然后放在30度溫水中浸泡3天左右,最后撈出用毛巾或紗布包裹起來放在溫暖的地方放置3天左右即可發(fā)芽,催芽期間,應根據(jù)毛巾干濕程度噴灑少量水分,以保證種子水分充足,快速發(fā)芽。
(3)苗床準備:蘆筍喜歡生長在疏松、透氣性良好的土壤中,所以在選苗床時,可選用沙壤土最好。同時,為了保證壤土養(yǎng)分充足,可適量添加鈣肥、農家肥或尿素,以保證幼苗生長。
(4)播種方法:蘆筍可采取撒播、點播或條播三種方式播種,其中撒播每畝撒種約10公斤,點播和條播每畝用種1公斤左右,播種后用稻草或松毛覆蓋畦面,然后用噴壺均勻澆透水,15~20天后就開始出苗。
(5)苗床管理:待80%種苗出土后,可陸續(xù)將稻草等覆蓋物移出,并適當澆水、施肥,即可長出小苗。
2、定植:
(1)選地:盡量選擇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不高且排水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2)挖溝:挖一條上寬40cm,下寬50cm,深50cm左右溝渠,并在溝內放10cm左右的表土,以促進蘆筍長根。
(3)定植時間:春播苗5~6月定植,秋播苗翌年3~4月定植。
(4)栽植密度:每畝地大約種1200株,株距30~35cm為宜。
(5)定植方法:將選好的蘆筍苗莖葉切去一部分,留下20cm即可,然后按所定株距將根群拉開,使其向四周斜下方伸展,覆土一次不可太深,待成活后,中耕除草時再覆土兩次即可。覆土時,盡量使根盤埋在土下10~15cm為宜。
3、補苗:
蘆筍定植一個月后,會出現(xiàn)病苗、死苗等現(xiàn)象,所以為了提高成活率,需及時查苗補苗,并對定植后的補苗進行澆水,以促進其快速生長。
4、田間管理技術:
(1)及時清園:蘆筍采收后,應及時清園,以提高第二年產量。清園時,盡量將枯萎的莖枝、田間雜物等徹底清理干凈,以防細菌滋生,影響其他植株生長。
(2)消毒防?。呵鍒@后,應及時對土壤進行消毒,以防病蟲害發(fā)生。消毒時,盡量用百菌清等藥劑噴灑灌根,以降低發(fā)病率。
(3)水肥管理:消毒后,要對蘆筍進行施肥澆水,一般可用腐熟農家肥進行,且施肥后立馬澆水,以促進肥料溶解,讓土壤快速吸收,讓蘆筍安全越冬。
(4)松土除草:為了使蘆筍安全越冬,要做好土壤保墑能力,一般可定期松土除草,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提高土壤通透性。除草時,若遇到生命力頑強的雜草,可用氟氯靈等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
三、蘆筍白的好還是綠的好?
白蘆筍和綠蘆筍都好,因為二者營養(yǎng)價值上都差不多,只是價格上白蘆筍稍貴些。具體區(qū)別如下:
區(qū)別一、食用價值不同:白蘆筍大多用來制作成罐頭或高檔菜品,綠蘆筍大多被廣泛用于烹飪。
區(qū)別二、營養(yǎng)價值不同:白蘆筍沒有葉綠素,但礦物質元素含量高。綠蘆筍含有葉綠素,還含有胡蘿卜素、葉酸、蛋白質和維生素等。
區(qū)別三、價格上區(qū)別:白蘆筍少見,一般用于高檔菜品,所以價格會比綠蘆筍高出3~5倍。綠蘆筍比較常見,一般菜市場均有銷售,所以價格親民。
以上就是蘆筍高產的種植方法了,按照這個方法就可連續(xù)采收十年,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