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是石蒜科蔥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中國蔥屬蔬菜有一百多種,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qū),蔥屬蔬菜在中國蔬菜生產(chǎn)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大蔥的種植時間和種植方法。
一、大蔥的種植時間
1.秋季種植
第一年秋季9月上旬播種,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5月上中旬定植,冬前收獲,窖藏或露地越冬,第三年春季抽簽開花,復(fù)季采收種子,定植時的秧苗可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作為小蔥上市,也可在立夏前后采用平畦叢栽或縮小行株距栽成溝蔥作為秋蔥供應(yīng),或越冬后作為早春羊角蔥供應(yīng)。
2.春季種植
在早春土壤解凍以后播種,炎夏來臨前作為小蔥供應(yīng),或定植后當年收獲作為干蔥或溝蔥供應(yīng).亦可越冬作為羊角蔥或作為留種的種株。
3.夏季種植
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種,故又稱伏蔥,當年越冬時植株較大.易完成春化過程,翌春萌發(fā)早而且很快抽薹開花,一般接羊角蔥之后上市。
二、大蔥的種植方法
1.選用良種
大蔥的品種有很多,而且大蔥對環(huán)境的使用性很強,基本上任意種子在任何地點均能生長,只不過關(guān)系到它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問題,所以在種植之前我們就要選擇適合當?shù)貧夂蚍N植的品種,可以先對當?shù)卮笫[種植的情況做個調(diào)查,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并且市場行情還不錯的品種進行種植,其次及時可以種植多個品種,查看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然后再進行擇優(yōu)選擇。
2.整地施肥
大蔥對種植地的要求也不高,一般只要光照比較充足,并且靠近水源,方便澆灌,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較為豐富的地塊都可以種植,在整地的時候要深翻至少三十厘米左右,將土壤中的雜質(zhì)也害蟲殘留、雜草根等清理干凈,這樣后期管理就會比較簡單,最后將土塊盡可能的敲碎,再耙平,同時按照寬為一米到一米五左右開溝作畦即可等待栽種。
3.科學種植
大蔥種植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種植繁殖、分株繁殖以及球莖繁殖,適合種植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5-6月份左右,然后按照每行距離30cm的間隔開溝進行條播或條栽,條栽每株的間隔大約為5-8cm左右即可,在種植之前種植地一定要澆透,這樣成活率至少能提高15%左右。
4.施肥技術(shù)
大蔥的是非主要還是需要根據(jù)種植地的肥力以及大蔥的生長情況來決定的,一般是在立秋之后進行第一次施肥,按照正常的施肥情況每畝大概需2000kg的土雜肥,或者是使用200kg的餅肥,加上20kg的尿素即可,而等到處暑之后進行第二次追肥,本次施肥之需要大概15kg的尿素即可,最后就是看大蔥的生長情況來進行,如果大蔥的枝葉比較細,而且還比較雜出現(xiàn)倒勾的情況,那么我們就還需要追施適量的鉀肥,并且在大蔥的每個生長極端適量的添加肥料,又補充大蔥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
5.田間管理
在定植之后5-6天左右就會出苗,但是夏季的溫度就比較高,而且降雨量也比較大,所以我們要做好防澇排水的準備,同時在雨后要及時的進行中耕,以免土地出現(xiàn)板結(jié),大蔥的根系是比較弱的,所以種植地中的濕度至少要保持在75%左右,在天氣不是特別干旱的情況下基本上不需要過多的進行澆水,只需要加強對田間土壤通透性的管理以及除草即可。
6.病蟲害防治
大蔥最常見的病蟲害就是紫斑病、蔥銹病、軟腐病以及薊馬、潛葉蠅和蛾類害蟲,這三種比較常見的病害基本上都是由于田間的濕度過大,再加上氣溫比較高,引發(fā)田間真菌的產(chǎn)生,從而感染到大蔥整個植株,一般可以利用百菌清、代錳鋅液以及可殺得進行防治,同時要加強對田間的水分管理和溫度調(diào)節(jié),而危害大蔥生長的害蟲則可以用吡蟲啉、阿維菌素以及甲維鹽進行噴殺。
以上就是土流網(wǎng)對大蔥的種植時間和種植方法的介紹,中國北方大蔥產(chǎn)區(qū)多育苗移栽,黃河中下游主產(chǎn)區(qū)多為秋季播種,但要嚴格控制冬前幼苗不超過3個葉,黃河以南多為春播,當?shù)販剡_到7℃時應(yīng)抓緊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