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又叫冰臺、香艾、艾蒿、醫(yī)草等等,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運用范圍很廣,藥用價值很高。那么,艾草種植有什么注意事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擇地
艾草的生長與地形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說艾草的適應能力較強,但是不能經(jīng)常積水,所以選擇地形的時候要盡量選擇平整的或者是利于排水引流的地形,一般不考慮坑坑洼洼的地形,但是周圍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為了讓艾草更好更快的繁衍,所以土壤盡可能選擇飽和性比較好的土壤。
2、繁殖
艾草的繁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性繁殖一種是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就要注意播種時先要將種子處理一下,而且盡可能的先在人工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將種子催芽,然后再進行播種,不然直接播種一般很少有艾草長出,而且生長速度極慢,所以在平時的種植中最常用的種植方式是無性繁殖,通過從老的艾草旁邊挖取新的塊莖進行移栽,這樣生長速度快,但是也要注意在挖塊莖的時候不要損壞主要部位,不然損失慘重。
3、施肥
艾草在種植前要打好底肥,可以使用腐肥或者是動物的糞便,將這些肥料混合知乎翻入土中然后起溝做壟,等待栽種,移栽完后成活的艾草在十天之后需要進行一次大規(guī)模的施肥,為了提高艾草的生長的速度,我們一般采用的是尿素,等到艾草長到五六十厘米的時候還需要進行一次施肥,這次也是使用尿素,但是施肥的方式有原來的撒變?yōu)槿谌胨羞M行噴灑,等到艾草收割之后進入休眠期,需要施一些農(nóng)家肥和有機肥作為底肥,然后等待明年生長。
4、水分
艾草種植最好是四周低中間高的這么一個形狀,這樣在管理水分的時候會比較方便,當然如果不是這樣的那就進行呈坡地型,這樣在雨水比較充足的時候可以很好的進行排水,在比較干旱的時候也要澆水,當艾草哈比較矮的時候一般是用噴灌的方式,等到艾草長到一米的時候就需要改變灌溉方式采用漫灌,不然會將艾草給弄斷。
5、密度
栽種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科學的密度進行移栽,因為艾草長到一定的時期它會自動進行繁殖,長出新的幼苗,而且是持續(xù)不斷的,所以在種植的時候一般是距離三十到四十厘米,這樣它有足夠的繁殖空間以及能夠很好的而進行光合作用,更快速的生長,還能減少一些疾病的發(fā)生。
6、采收
艾草采收可以分幾次進行,首先將長的比較快的采收完,然后施加適量的肥料進行促生,等長到一定高度有可以進行采收,最后是到了十一月份的時候艾草生長會很慢,一般是進入了休眠期間,一定要記得撒上一些肥料來補充肥力,同時要讓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給艾草第二年的生長提供養(yǎng)分。
以上就是艾草種植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種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