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湛江日報
記者近日走訪雷州市北和鎮(zhèn)潭葛村時發(fā)現(xiàn),這個被譽為“廣東包產(chǎn)到戶第一村”的村子又有了明顯的變化,村前原來一直種植水稻的2000畝洋田里,赫然出現(xiàn)一大片“白色海洋”。潭葛村委會主任吳桂梁告訴記者:“你看到的是西瓜棚,里面是溫州老板種的西瓜,我們村給他們租了1200畝土地。”
吳桂梁的話讓記者又驚又喜。由于是“廣東包產(chǎn)到戶第一村”,潭葛的發(fā)展變化一直備受外界關(guān)注。沒想到僅過幾個月,一直種植水稻等農(nóng)作物的洋田里突然種了逾千畝西瓜,規(guī)模之大是前所未有。
“走,去西瓜地看看!”記者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拉起吳桂梁直奔村前洋田。走在剛建成不久的機耕路上,放眼四望,弧形的西瓜棚一座連著一座,儼然“西瓜的海”,那獨特的田園風光令人嘆為觀止。
承包那片土地的是浙江溫州老板章小滿:“再過十來天,第一批西瓜就可以上市了。”記者鉆進西瓜棚,看到西瓜長勢普遍良好,累累碩果鋪滿地面,豐收在望。
據(jù)章小滿介紹,他所種的“麒麟”西瓜主要銷往北京、天津、廣州等大城市,十分暢銷。他今年7月到潭葛村考察時發(fā)現(xiàn),該村的土地適宜種西瓜,于是提出租地要求,每畝每年出價1000元。
租,還是不租?這對潭葛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土地對他們有著更深一層的意義。34年前,潭葛人在全省率先打響“包產(chǎn)到戶”第一炮,之后一直自耕自種。34年后,溫州人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抉擇:要不要將祖祖輩輩自耕自種的土地租給外人耕種?
34年來,潭葛人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發(fā)展后勁不足,村道、球場、環(huán)湖公園建設(shè)等,均需上級和社會各界扶持,集體經(jīng)濟還很薄弱。面對這種情況和溫州人拋來的“橄欖枝”,以吳桂梁為首的村委會新班子再一次解放思想,決定租地給溫州人種西瓜!
在村干部的發(fā)動下,村民積極響應(yīng),很快將1200畝土地集中起來,與溫州老板簽了為期1年的合同,租期為今年8月至明年7月。僅此一項,村民一年就可增加120萬元收入。1年租期滿后,1200畝土地又將重歸潭葛村,而且還能額外獲得溫州人投入的農(nóng)田基礎(chǔ)建設(shè),如機耕路、水井等。
(作者:蔡興爭 朱海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