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1在线,国产青榴社区91精品,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資訊首頁>農(nóng)業(yè)項目>種植項目

主要糧食作物水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要點

2017年11月08日 10:22 來源: 建三江管理局農(nóng)業(yè)信息交流平臺,土地資源網(wǎng)

水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要點

一、選種及育苗

1、品種選擇

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抗倒伏這是我們選擇品種的一般原則,但首先應該注意熟期的選擇,根據(jù)當?shù)胤e溫選擇品種,要能保證安全成熟,耐寒性要好。

第二積溫帶上限可選擇12、13片葉品種,第二積溫帶下限選擇11、12片葉品種,第三積溫帶應以11葉片品種為主,還要考慮品種的后熟性。同時,水稻的耐寒性要好,能夠抵御障礙型冷害。種植面積10公頃以上的,最好選擇一個主栽品種,一個搭配品種。

2、育苗

(1)選地做床

苗床最好固定在一個地點。選擇地勢較高,土質(zhì)肥沃,向陽的旱田地。追施有機肥和草碳,以培肥地力和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秋翻地,秋做床。一來可加快第二年春季土壤風干速度,二是可以緩沖春季作業(yè)壓力,搶農(nóng)時。水源充足,澆灌方便的農(nóng)戶,可適當加高床面,床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床面寬度以易于操作為準,不宜太寬,太寬則床面不易操平,澆水時,容易出現(xiàn)水洼,影響苗的整齊度。

(2)床土處理

為了培肥床土,滿足秧苗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最好每平方米施優(yōu)質(zhì)過篩有機肥10公斤,可以把有機肥和壯秧營養(yǎng)劑一起均勻地混拌到苗床中,深度10厘米左右。如果床土呈偏堿性,必須進行調(diào)酸,最好調(diào)到PH值4.5~5.5, PH值最好不要超過6,否則容易發(fā)生立枯病。

(3)選種、浸種及催芽

選種:常用的方法是比重選,一般用50公斤水兌10~12公斤鹽或兌20公斤黃泥。充分攪拌后撈出浮在上面的秕粒和半秕粒,選好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兩遍后用浸種劑進行浸種。

浸種:水稻浸種時間與浸種保持的水溫高低有關,水溫20℃,浸種約需4~5天;水溫15℃,浸種約需5~6天;水溫10℃,浸種約需7~8天。在播種的前一天,撈出涼曬。

催芽:有條件的可選擇催芽器進行催芽,便于溫度的控制和掌握。催出的芽1~2毫米為宜,不宜太長,要整齊一致。沒有催芽器的農(nóng)戶在催芽時,一定要注意溫度的掌握,適宜的溫度30~32℃,一到二天即可。不能超過40℃,防止高溫燒芽。

(4)播種

播種時間:氣溫穩(wěn)定通過5~6℃時即可播種。適宜的播期,一、二積溫帶在4月10~20日,三、四積溫帶在4月15~25日。要根據(jù)當時的氣象條件和移栽期靈活掌握,可適期早播,但也不宜過于提前。因為種子要在10℃以上溫度條件下才能發(fā)芽,過早會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率、出苗率及整齊度。

播種量:不同的移栽方式,播量也不相同。手插中苗平方米播量為250~350克;手插大苗平方米播量為200~250克。缽體育苗應根據(jù)育秧盤的孔數(shù)和拋擺的面積多少,計算出育苗面積,一般每個孔穴2~3粒種子。機插苗每平方米適宜播量為600~750克。

(5)苗床管理

水分管理:在播種前要一次澆足底水,苗床要澆透。播完種之后,要覆上底膜,以保水保溫。苗出齊后,澆水的依據(jù)是早晨看葉尖上有無露珠,沒有露珠就得澆水,要一次澆透,不要太頻,也不能漫灌。雖然是旱育苗,但苗床也不能過于干旱,過于干旱,有可能蹲住,影響秧苗的正常生長,并且容易出現(xiàn)老化苗的現(xiàn)象。

溫度管理:在秧苗出齊之前,育秧棚完全封閉。苗出齊后到1葉1心期棚內(nèi)溫度控制在30℃之內(nèi),超過30℃時,在棚的兩端開小通風口。1葉1心期到2.5葉,棚內(nèi)溫度控制在20~25℃,逐步加大通風口和練苗時間。防止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2.5葉后,棚內(nèi)溫度不超過20℃,逐步做到晝揭夜蓋,插秧前幾天,要撤掉棚膜,使秧苗適應外界常溫。隨著秧苗的生長,棚內(nèi)溫度的降低應循序漸進,防止忽高忽低。另外,我省春季氣溫很不穩(wěn)定,要注意防低溫。

防病滅草及施肥:播種覆土后,均勻的撒上除草劑,蓋上底膜。

底膜除可保溫保濕外,還可提高除草劑的滅草效果。如果沒有封閉滅草或效果不理想的,在秧苗1.5葉期左右,用25%的敵稗乳油噴霧滅草,用量為100平方米200克。在秧苗1.5到2.5葉期可追施壯秧營養(yǎng)劑, 壯秧營養(yǎng)劑含有各種養(yǎng)分和藥劑,經(jīng)過多年的生產(chǎn)試驗,證明使用效果較好。用量為正常用量的一半。如果盤育機插苗,在秧苗1.5到2.5葉期可噴施生根粉之類的藥劑,促進秧苗根系生長,盤好根。在插秧前2~3天,再噴施一遍生根粉,促進水稻根系發(fā)育,加快秧苗返青速度。插秧前噴施樂果對防治潛葉蠅的效果也很好。

二、整地及插秧

1、整地

從時間上分,分為秋整地和春整地;從方法上分,分為水整地和旱整地。秋整地主要是在水稻脫谷后到上凍前進行旱翻地旱耙地。秋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節(jié)省泡田用水20%左右,所以,有條件的地區(qū)和農(nóng)戶,特別是缺水地區(qū)和井灌區(qū),最好采取秋整地的方式,以減少第二年春天的作業(yè)壓力。在水源豐富,鹽堿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區(qū),可采取秋旱翻春旱耙的整地方式這樣有利于曬垡熟化土壤,滅蟲滅草。

在翻地上,深度一般在15~18厘米,也不宜過深,最好不要打破犁底層。每2~3年翻一次。秋翻可適當深一些,以利于土壤熟化,春天可適當淺一些,深則土涼,對發(fā)苗不利。瘦田淺翻多耙,防止犁底層生土上翻。鹽堿地不宜翻得過深,與瘦田一樣,應結(jié)合施用有機肥料,逐年加深耕層。

本田整地要做到旱整平,水耢平,耢耙結(jié)合,整平耙細,田面高低不過寸。5月初開始放水泡田,水耙地水耢平一定要提前結(jié)束,留出足夠的沉降和封閉時間。

2、插秧

插植時間:一般氣溫穩(wěn)定通過12~13℃時即可插秧,我省二、三積溫帶的適宜移栽期為5月15~25日,根據(jù)氣象條件可適當提前,但也不宜過早,插植過早,一旦遇低溫天氣,容易造成緩苗時間過長,降低秧苗素質(zhì),反而不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同時還易受到延遲型冷害的威脅。

插植規(guī)格:可根據(jù)秧苗素質(zhì)和品種特性確定插植規(guī)格。如果是手插苗,秧苗素質(zhì)好或品種分蘗力強,可適當稀植,如30×15厘米,每穴2~3苗;如果秧苗素質(zhì)一般或品種分蘗能力較差,可稍密一些,如30×10厘米,每穴3~4苗。如果是機插苗,則可根據(jù)品種的分蘗能力及育苗水平,靠播種量調(diào)節(jié)。一般平方米播芽種在500~600克范圍內(nèi)。缽體育苗由于秧苗素質(zhì)較好,應稀插或稀擺,30×15~16.7厘米比較合適。

三、本田管理

1、施肥

(1)合理施肥原則

應以保證水稻安全成熟,不倒伏、不得病為原則。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①各種肥料配合施用。如有機肥和化肥,氮磷鉀肥及微肥等應配合施用,水稻生長需要各種營養(yǎng)元素,只有各種元素均衡,才能使水稻正常生長發(fā)育。

②測土配方施肥。有條件的地區(qū)和農(nóng)戶,最好對自己種植稻田各種養(yǎng)分含量進行測定,缺啥補啥,使施肥更具有針對性。

③看品種、看天氣施肥。抗病性、抗倒伏性強的品種可適當多施;抗病性、抗倒伏性弱的,要盡量減少氮肥的施用量。要增加鉀肥的施用量。在水稻生育中期,即孕穗期,追施鉀肥的效果比較好。這個時期施用鉀肥可以增強水稻莖稈韌性,促進根系發(fā)育。從而增強水稻抗病、抗倒伏能力。在水稻中后期出現(xiàn)持續(xù)低溫的情況下,應減少計劃中的氮肥施用量。

(2)施用量及方法

施肥比例:一般可采取比例氮:磷:鉀為2:0.75:1,如果是老稻田,可采取氮:磷:鉀為2:1:1.5的比例,與上一種施用比例相比,鉀的施用量增加50%,可做為后期追肥施用。主要是考慮老稻田長年處于淹漬條件下,土壤通透性及活性較差,影響水稻根系生長發(fā)育,后期增施鉀肥可以使這種狀況得到改善。

施肥量:中等肥力地塊尿素250公斤左右,二銨100~125公斤,硫酸鉀125~150公斤;肥力較差的地塊尿素300公斤左右,二銨125公斤,硫酸鉀150公斤;基礎肥力較高,如新旱改水的地塊,尿素用量一般在200公斤左右,二銨50~75公斤,硫酸鉀75~100公斤。以上提供的只是參考用量(這里以尿素、二銨和硫酸鉀為參照標準,如使用其它肥料,可按以上標準進行折合)。還應根據(jù)品種特性、當時的氣象條件及目標產(chǎn)量有所增減。另外,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施鋅肥、硅肥等。目前生產(chǎn)上使用的復合肥也占了相當?shù)谋壤瑧鶕?jù)復合肥所含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計算出合理的施用量,不夠的要補充,切不可圖省事“一炮轟”。

施肥方法:氮肥總量的40%,磷肥的全部,鉀肥總量的50%做為底肥,結(jié)合耙地均勻地耙到土壤中。在水稻返青后,氮肥總量的20~30%做為追肥施入。在7月上旬,氮肥總量的30%左右和剩余50%鉀肥做為穗肥施入。可在氮肥的計劃用量中,預留10%做為調(diào)節(jié)肥,可做為分蘗肥或粒肥靈活使用。根據(jù)水稻中后期的生育狀況,可補充噴施磷酸二氫鉀和植物激素類的藥劑,增強水稻植株活力,提高水稻的結(jié)實率和千粒重。

2、水層管理

灌水:插完秧后,不要馬上灌水,最好1天后再灌,防止漂苗。如果氣溫低,可加深水層,灌到苗高的三分之二處,不要淹沒苗心。返青滅草后,可采取淺水灌溉或間歇灌溉的方法,淺水灌溉就是返青后到孕穗期一直保持3~5厘米的水層,間歇灌溉就是下一茬水不見上一茬水,待上一茬水完全消失之后再灌下一茬水。在孕穗期則不能缺水,水層最好保持在7~10厘米,如果遇到低于17℃以下的低溫,則要加深水層至15~20厘米。抽穗開花期保持淺水,灌漿期以后開始間歇灌水,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增強根系活力。達到以氣養(yǎng)根,養(yǎng)根保葉,活稈成熟,到黃熟期停灌。

曬田:有條件的地塊或者農(nóng)戶,還可在6月下旬采取曬田措施,可減少無效分蘗,還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排出有毒氣體,促進根系活力,增加水稻抗倒伏能力。

你可能感興趣

最新資訊
    加載中...
    火熱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電話
    免費獲取合作資料

    下載土流APP

    獲取一手地塊信息

    美國優(yōu)質(zhì)土地都在這里

    去看看